王莽杀了他的长子王宇,并借此机会杀了数百名与他作对的官员。
王莽悲痛自然难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好自我安慰道:
“不能让我儿子黄泉路上独行寂寞,杀一些不听话的官员,让这些人当垫背!也算值得!”
王莽脑子思维与众不同,他没想过自己当了皇上,百年之后将有长子接班吗?
这从侧面反应出,王莽最初没想到过称帝,否则不会让嫡长子去死。
积攒人气,注重个人风格,也许是王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位极人臣是他奋斗的目标。
到这个阶段,王莽决定恩威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如果说之前,王莽是温顺的小花猫,让人放松警惕,现在就是逐渐长大的老虎。
没有监督机制,没有正义可言,没有刚正不阿的名臣,是西汉灭亡的主要原因。
但凡有一条,王莽都不敢放肆到这种程度。
他忽而表现的谦恭有礼,忽而大开杀戒,满朝文武都被王莽的举动整懵了。
臣子们议论纷纷:“哥几个,你说咱们的大司马到底是咋样的人?
平时谦恭的有点猥琐,如今杀起人来却不眨眼!”
“哥哥,你这就不懂了,这叫有“菩萨心肠,也有霹雳手段”。
历朝历代牛批人物,不是都一样赏罚分明杀伐果断吗?
商朝宰相伊尹,西周的太师周公,不都像咱们大司马一样稳准狠吗?”
“兄弟们,咱们大司马就是伊尹和周公的合体。”
“咦!你这个比喻太贴切了,我们何不上书皇上,加封王莽王大人为‘宰衡’呢?”
“对对对,明天上朝咱们一起提出来。”
王莽确实有迷惑人的本领。
……
“宰衡”是一种什么官职呢?
是这样的,伊尹是商朝的开国元勋,他辅佐商汤灭掉了夏桀,
一共辅佐了商朝五代君王,足足有50年的为官仕途,当时伊尹被尊为“阿衡”。
周公是西周的开国元勋,曾帮助周武王灭了商纣王。
后来辅佐周成王,那时候成王很小,周公就主持朝中大局。
等周成王长大成人,他毫不犹豫把权力还给了周成王,因此周公被尊奉为“太宰”。
如今西汉这些臣子们,说王莽是伊尹和周公的合体,
别出心裁从周公“太宰”尊称取一个“宰”字,
从尹尹尊称“阿衡”取一个字“衡”,组成了一个新的官职“宰衡”,
表示向王莽的致敬。
“宰衡”这个词语,是西汉末年朝臣专门为王莽设置的。
臣子们阿谀奉承,朝廷都成啥王八蛋样子了?这些臣子们不是解决实际民生问题,
而是忙着巴结王莽,为王莽吹喇叭抬轿子。
……
说回正题,到了第二天朝议时,太保王舜,他是王莽的堂弟,太师孔光等人
请求皇上加封王莽为“宰衡”,还请求加封王莽的母亲和儿子。
你猜怎么着?群臣和其他“三辅”提前都商量好了,由太保王舜和太师孔光率先提议,然后群臣附和。
太师孔光深施一礼道:“陛下,王司马乃百世一出的忠臣和能臣,其功绩昭彰日月,
甚至超过了周公和伊尹,陛下,有功不赏有违天道。”
龙椅上14岁的平帝,脸上毫无表情地问:“太师,你看封什么官职合适呢?”
“臣认为加尊王司马为宰衡,其母号为功显君。其子王安为褒新侯,王临为赏都侯,
这样可上顺天意,下顺民心,风调雨顺百姓欢欣鼓舞!。
哈哈!想不到孔圣人的第十四孙孔光,居然是个马屁精,拍马屁拍的真特么肉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