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刚到的时候,村长和几个村民来迎接,并且给他们介绍了村子的一些基本情况。
村长的普通话并不好,可谓是极差的,真是每个字都不在它应有的调上,间或还夹杂着很生僻的方言词汇,冯潇根本没听清这个村的名字,也不好意思再问。
村长带他们在村里转了转。
这个渔村保存得比较原生态,村民大多数是以赶海打鱼为生。虽然也有少量游客到访,但村子里的商业基本上还是为了自给自足。
总的来说是一个体验慢生活的度假好地方,完全不商业化。
一位随行的村民期待地说,希望节目播出之后渔村的旅游业能够得到开发,能够把游客引过来。不说把渔村打造成三亚,像西岛村、后海村那样的网红渔村也行。那样的话,村里人就不用只在海里求食,能轻松许多。
最后他总结说:“游客的钱,好赚!”
保护和发展似乎总是有些矛盾在的。
村里人希望村子得到商业化开发,让生活更容易。
村外人一个劲儿的希望村子保持原生态,得使偶尔到此一游的旅人能够“深度体验”本地生活放松,然后继续回归大城市搬砖。可旅人所要体验的那种本地生活,实际上是渔民年复一年的劳作。
节目播出后一定会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打扰村里的宁静,或许能够满足那位村民关于“轻松一点的生活方式”的畅想。
但节目也可能受到攻讦,指责他们的打扰和破坏。
不过导演和他们几个嘉宾也挺看得开的,世间没有绝对的对错,如果他们的节目能够带动话题讨论和人们对一些问题的关注,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本次的营地设立在了村外一片沙滩上的椰林里,为了拍摄上更美观,与渔民出海的杂乱码头位置故意错开。
大约是导演觉得这是最后一次录制,不能让嘉宾们太躺平,多少要设置一点目标给节目组挽尊。
但是话说的特别漂亮。
“咱们渔村的渔民都是靠海吃海,为了让大家能够深度体验一下渔民的生活,咱们这一期节目等玩儿法规则是需要大家团结一心,劳作起来赚钱的。至于赚多少钱呢?这得看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反正节目录制结束之后,我们要收1200块钱。”
这次录制的嘉宾依然是狗子的二货朋友索拉尔。
他代替嘉宾们吐槽:“导演,你太黑了吧,我们什么都没有,你让我们去哪里给你找1200块钱?”
导演不慌不忙,道:“别慌,别慌,这钱也不是节目组平白要的。这次咱们的露营地是和渔村的村委租的,按帐篷顶数收钱,每顶帐篷每天支付100块。你们一共六个人,三顶帐篷,咱们需要在这里录制四天。1200块钱没错吧?
这次生活物质上节目组也只提供金雀山爸爸赞助的多个品类粮油产品,其余的东西都需要你们自己赚钱去买。村里就有生活超市。
当然考虑到大家没有经济来源,节目组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道具支持。赶海套装一人一套,以及渔船一艘。你们要是能出一趟海有所斩获,这些租金根本不是事儿。出海的时候会有向导陪同,但是向导的作息时间是凌晨两点钟出发。要是起不来,赶不上那就没办法了。”
“凌晨两点?”
“你们以为做渔民容易吗?”
导演很高兴能够再次看到大家痛不欲生的绝望表情,这才是做综艺导演的乐趣所在嘛。
老是被嘉宾牵着鼻子走,那叫怎么回事儿?他心情很好的接着说道:“如果想要轻松一点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渔村附近有不少礁石滩,你们可以多睡两个小时,凌晨4:00再起去赶海。”
“赶海也有向导的作息?”
“那倒没有。”
“那我们完全可以睡到正常时间起床后再去。”
“这个由你们自己决定。”导演笑得淹坏淹坏的。
今天已经太晚,做什么都来不及,所以几人合计了一下,决定去村里先探探情况,熟悉一下周边环境。比如说小卖部在哪里呀?收购鱼货的商贩在哪里呀?
顺便还能解决一下今天的晚饭。
节目组借贷给了他们300块钱。约定好每天收取10块钱的利息。节目录制结束后,和房租一起上交。
竟然便揣着300块钱的巨款进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