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瑜伽菩萨戒 > 第8集本(第2页)

第8集本(第2页)

诸多比丘就产生疑问说:佛陀,象护比丘是什么因缘有象的保护?有什么因缘能够出家,这么快成就阿罗汉果?

佛陀说:过去世的时候,象护比丘是一个做买卖的商人,他做完买卖以后赚到一点钱,准备回家的时候路过一间寺庙,寺庙里面有法师说法,这个商人进去听法以后起欢喜心,欢喜心到大殿拜佛的时候,我们知道贤劫千佛都是先升到兜率天去,然后从兜率天里面乘六牙白象降生到人世间成佛,在大殿当中刚好供养一尊当来下生的佛,就是有一个菩萨乘着六牙白象,但是这个六牙白象的整个材质已经剥落了、颜色也褪了,这个时候商人起一念的布施心,就请人把它修复、上美好的颜色。

因为这样施舍的缘故,就生生世世生长在有三宝的地方。一个人最可悲的不是贫穷,一个人最可悲的是生长在没有三宝住世的地方,这个生命对他来说没办法增上,象护因为生长在三宝的地方生生世世的栽培,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善根成熟了,就成就阿罗汉果。

所以古德批注这个戒文的时候再三强调:供养三宝本身不是面对三宝得到利益,而是要给菩萨栽培一个跟三宝得度的因缘。

我们应该去思惟一个问题: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平等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心是平等,为什么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有来接这个人、没来接这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但是佛陀跟众生的缘有浅深的不同,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解释说:佛陀有大悲心,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念佛,佛陀才来救拔我们?难道一定要我们去念他,佛陀才救我们吗?

这当中还有讲条件的吗?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佛度生,生受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因为你必须跟佛陀结一个缘,他才有办法依止因缘的力量来救拔你,你不跟佛陀结缘,佛陀即使有大悲心也无从下手,他比你还紧张。

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本身是平等,它没有故意要去照亮谁、不照亮谁:但是你要把水准备好,这个月亮就会在水中映现出影像;你没有准备水,月亮就没办法「千江月」,不可以。

所以这条戒的真正意义就是说:我们在供养三宝的时候,使令菩萨跟三宝结缘,我们在三界流转当中,就能够不断的遇到三宝的住世,得到三宝的开导、救拔,我们的善根会不断的增长。

所以在《唯识三十颂》讲到资粮位的菩萨,资粮位的菩萨他所依止的力量,除了内在的内因力,就是菩提心的作意,你经常提醒你自己「了菩提心」,你要忆念你的本愿,常忆受体;但是更重要的是外缘力,就是三宝的救拔,你要经常忆念三宝,祈求三宝的加被。这一条戒的制戒意义,就是希望菩萨透过我们对三宝的礼拜、赞叹、归依跟三宝结缘,创造一个未来得度的因缘,是这个意思。

辛二、明不犯相

说明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

开缘的情况是有二种:第一个是你精神错「乱」,这个是通缘,通于一切的缘;第二个是别缘,就是说你已经成就了清「净意乐」,就是初地菩萨,你入了初地,你就没有所谓的供养三宝、做定课这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初地「菩萨」他内心当中产生了「清净意乐」,就好像是「已」经「证得」初果的「净」信「苾刍」,初果的圣人他有四不坏信,对佛法僧戒成就坚固不可破坏的信仰,他恒常能够跟三宝相应;初地「菩萨」亦复如是,他内心当中「恒」常跟他的五分法身相应,所以他不必假借这些事相的种种资具来供养,他内心当中就「恒」常跟三宝相应。

我们解释这个开缘的意义。三宝有二种:一个是理体三宝,一个是住持三宝。理体三宝是约内心的功德,内心的五分法身;住持三宝就是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佛宝是塔庙,法宝是经卷,僧宝就是剃染衣的这些出家众。究竟来说,我们真实归依的是理体三宝、是内心的五分法身,是我们归依的境界,我们应该要放弃妄想,要随顺五分法身,应该是归依五分法身,而不是归依妄想。

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你应该是从有相的三宝而趋向无相的三宝,应该是这样子的。我去马来西亚讲《阿弥陀经》的时候,有一个居士,这个居士是学般若法门的,我在里面讲到持名的殊胜,他问我说:我们念佛应该念法身佛就好,为什么要念这个佛号?

当然这样讲是对的,我们真正归依的是法身佛;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法身的理体不是凡夫的心所缘的境界,你攀缘不到法身,我们说「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本尊相应法当中,我们所归依的境是弥陀的功德,但是诸位想到:谁代表阿弥陀佛?谁?

是佛的法身,当然阿弥陀佛法身是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那是佛的法身,你能够攀缘得到吗?我们凡夫只能够在我相的境界活动,所以《法华经》上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假设我们一开始不依止佛的名号、以名号为所缘境,然后从有相行入无相行,你怎么归依佛陀?所以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我们生死凡夫,刚开始一定要假借有相的造作,你要强迫自己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归依,然后从有相的归依慢慢来净化内心,最后归依到你内心的真实五分法身的理体三宝。当然你已经证得初地菩萨,你的目标达到了,这些方便法门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是这个意思。

庚二、贪求名利戒二

辛一、明染犯相

前面一条戒是就着因地的施舍供养三宝;这个地方是说,当我们透过施舍以后,有「名利」的果报出现,我们也应该要施舍,对果报的施舍。这当中先说「明染」污「犯」的「相」貌,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欲而无喜足,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这个菩萨欢喜去供养三宝、广修福德、造种种的善法,但是这个菩萨有一个障碍,就是他有一种很强烈的「欲」望,这个欲望很难使令他满「足」的。什么样的欲望呢?「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他内心对于别人「供养」的财物资具,以及别人对他行为乃至言词的「恭敬」赞叹,他深深的爱「着」不愿意弃「舍」,这样子就违背了他的菩提心,「违」背他菩萨的戒体,而且是重的突吉罗罪,是「染」污「犯」的情况。

辛二、明无违犯相

看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勤精进,摄彼对治,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

开缘的情况是说,对一个初心菩萨,他了菩提心,他已经努力的要往无上菩提的方向去追求,但是每一个人修学佛法都从凡夫开始,他过去生熏习了很多贪欲的烦恼,有时候活动、有时候不起现行,他内心当中对于贪欲的烦恼也是非常的厌恶,「断彼生起乐欲」,他内心当中已经生起了这样的增上惭愧,对于他去贪求利养恭敬烦恼的事情感到深深的厌恶,不但是有厌恶的心情,而且他「勤精进,摄彼对治」,他也不断的采取实际的对治行动,他经常修无常观、无我观,他不断的强迫的告诉自己「这个名闻利养是无常败坏的,一下子就过去了,我追求的是广大的功德,我不应该贪着路边的小花,应该继续往前走」,他也不断的以这个真理来开导自己。

但是「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他不断用真理来开导自心使令保持正念,但是多生多劫烦恼的习性毕竟太粗重了,他被强烈的贪欲烦恼所遮蔽,而数「数」的「起现行」,这样的情况是列入开缘。这意思就是说,佛陀给菩萨有成长的空间,但是关键点在于「你已经很努力在对治了」。「很努力在对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这个人有希望、有潜力。就是说这二个人都起烦恼,这二个人都起烦恼:一个人是根本不知道东西南北,内心当中没有愿力、也没有正见,这个人完全没有希望,他今天如此、明天也如此,今生如此、来生更是如此,他是这样子;另外一个人也起烦恼,但是他已经明白了真理,这个是难能可贵的,他心中已经有光明,他现在是暂时的起烦恼,但是光明能够破除黑暗、真理能够对治愚痴,只要他不放弃努力,他总有一天能够进步。

所以佛陀对于初心菩萨已经努力的对治所生起的这种暂时的现行是列入开缘的,这个地方是这个意思。后面有很多条戒都是这样的意思,就是你已经产生增上惭愧,而且努力的对治,但是他这个烦恼还是数数的现起,依止惭愧心的缘故,这一条戒是列入开缘的情况。

这个是讲到「贪求名利戒」。名利,名利这一条戒对我们菩萨来说很重要。我们如果是一个初心的菩萨、或者刚出家,对名利可能没什么感觉,因为你们的心……。

我自己作僧教育做了十几年,我觉一个刚出家的人是什么样的相貌?刚出家的人,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对治心中的烦恼(呵──),已经没有多余的精神体力,因为他跟烦恼搏斗完已经是精疲力尽,二个人打成平手。刚出家的人,你看他的相貌就是苦苦恼恼的、心有千千结;但是我们不要笑他,他有希望。

你看那些世间人活得很快乐,他没什么希望,他那个快乐都是表相的,他心中的烦恼都没有对治,他随时会痛苦的,风一吹来就痛苦了,所以那种没有对治力的快乐那个是不坚固的。

所以一个刚开始的人谈不上名利,因为他没有什么资粮,谁也不甩他的;但是当一个人慢慢烦恼淡薄了,他内心当中「三宝」那个「宝」不可思议,僧宝的境界,他每天不断的礼拜、赞叹、供养,一天一天、五年过去、十年过去的时候,他生命会不一样,出家人跟在家人又不一样,他的资粮广大,很自然就会有一些名闻利养的境界出现,很自然,而这个时候是另一层考验。

就是说他第一场战争打胜了,把内心烦恼调下来了,没有断,但是调伏住了;第二个就是面对这些名闻利养的境界,怎么冲过去,这就是一个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