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番外 > 第750章(第1页)

第750章(第1页)

唐朝。

李世民:……

按捺下自己无语的表情,李世民频频点头,知道了知道了,他这一次不是没再吃了吗。

看着虞美人列出的数据,李世民拧眉,并不开心。

他想知道,这些频繁的蝗灾都发生在什么时候。

是王朝的前期,还是末期。

李唐家的皇帝又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到底有没有给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别告诉他,就跟那些昏庸君主一样,当个睁眼瞎的。

按理说,二凤应该对此抱有乐观的态度,觉得不至于此,但身为被自家不孝子孙差点气死的老祖宗一枚,二凤对此并不十分放心,甚至觉得,就凭他这运气,八成好的不灵坏的灵。

只要稍微想一想,二凤都觉得,自己被气死之日,简直指日可待。

二凤不是那种有问题就憋在心里的人,比起自己胡乱琢磨未来之事,他不如直接问虞美人。

……

二凤的问题,虞美人也注意到了,想着也不是什么特别难回答,需要很多时间的问题,主要是问这个,她还真的知道。

[唐朝的蝗灾,主要集中在初唐和晚唐。初唐发生的蝗灾基本都没有酿成大的灾害,主要在于灭蝗措施得当,执行到位,但也不是没有严重的,比如永淳元年(682年)就发生了两次蝗灾,第一次是在三月分,京畿长安地区发生蝗灾,将周围的麦苗啃食一空。六月,雍、岐、陇等州又发生蝗灾,这次灾害最为严重,史载:“大蝗,人相食。”

当时正逢唐高宗李治驾崩,武则天又深陷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最重要的是,政府不作为,才会让问题严重化。

然后就是唐玄宗期间了,这个我一定要吐槽,当时发生了一件特别让人无语的事情,发生蝗灾之后,百姓不敢捕杀蝗虫,只知设祭膜拜,任由蝗虫嚼食禾苗,你们以为我觉得无语的是这个吗,并不是的。

主要是后续,宰相姚崇派遣御史到各地,督促地方官派人捕捉蝗虫并埋掉,然后,当时的汴州刺史,一个叫倪若水的就跳出来,你们猜他说了什么。

他上凑给李隆基说;“蝗虫是天灾,只要臣民修德养性,灾害自去。十六国刘聪当政时,就因为捕灭蝗虫没有效果,反而危害更深。”

姚崇当时就反驳说;“现在圣天子在位,刘聪蛮夷而已。若德行良好,蝗虫就不来,这不说明你无德吗?再说,坐看蝗虫啃食禾苗而无动于衷,一旦发生饥荒,饿死百姓,你的良心就能安吗?”

你们肯定觉得,那个倪若水之所以能如此信誓旦旦,必定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实际上并不是的,当时的蝗灾还是十分严重的,仅汴州一地,就捕获蝗虫高达14万石。

所以老子就烦狗屁天人感应,我一直以为所有人都能精准t人董仲舒搞这个的目的是为了督促皇帝德行,怎么真的有蠢货当真了。

还只要臣民修德养性,灾害自去。

你是想表达刚登登基的李隆基不行,还是赈灾的姚崇不行。

用你的逻辑来说,仅汴州一地就捕获蝗虫高达14万石,那是你自己最不行才对吧。

你也别修身养性了,把你杀了最能让老天平静,你死了,蝗灾自无。

再说一遍,老子烦死那些用天人感应拿着鸡毛当令箭,时刻散发自己蠢货气质的人了。

天灾发生那就解决,只要处理了那些拿着公粮不干活,层层剥削的人,并且积极赈灾,这可比狗屁修德养性,灾害自去好听多了。]

眼看着要收不住了,虞美人按捺住自己的暴躁脾气,继续说道。

[不过这一事实,蝗灾虽然有,但都不算频繁,蝗灾频发还得是晚唐。

不过那个时期大家都知道,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地方官员腐败,贪污成风,没有一个真正关心百姓怎样,只一心剥削,发生灾害时得不到救治,百姓就没有活路,人吃人的现象屡见不鲜。]

李世民:已被创飞,勿扰jpg

之后的话不用虞美人再说,所有人都懂,他们不就是因为懂,才决定不忍这狗娘养的世道了吗。

唐朝。

李世民也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这些事情,在虞美人说是晚唐的时候,他就已经能料想到了。

但自己猜测到是一回事,被天幕这么直接一言道出,李世民的心情还是难免沉默。

不过……

晚唐的事情目前的他没办法解决,那个汴州刺史倪若水的事情,他还不能解决吗。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看向群臣,“朕深知农业乃国之根本,关乎百姓生计,关乎社稷安稳。朕之天下,岂能容那些对农事一无所知之人来治理地方、决断民生之事?他们又如何能真正懂得百姓的疾苦,如何能制定出有利于农耕、利于民生的政策?朕要让那些真正了解土地、了解庄稼的有识之士为官,方能保我朝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朕的朝堂,容不下倪若水那样的人,爱卿可有意见。”

“臣遵旨。”

李世民不是没有为连年蝗灾嘀咕过,觉得自己的玄武门之变,怕是真的惹上苍不喜。

但他还不至于到面对蝗灾不思解决之法,反而三跪九叩,痛哭流涕,等待蝗灾自己消失不见。

他朝堂上也没这样的蠢货。

李世民没往下说,但打定主意,等到这期天幕结束以后,要把这事儿跟朝臣们好好商议。

实在是……

这话别说虞美人那个后世人听得震撼,他这个真?古代人也接受不了这等逆天发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