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挂在天上也有段时间了,本来因为时间而并不明显的改变,到他们现在也能见到一些成果了。
大概是,我们有子孙后代跟我们唠嗑,给我们讲故事,教导我们从前连听都没听说过的知识,你们有吗。
你们没有,嘿嘿嘿,没错,我们就是那个最特殊的,抬头挺胸jpg。
有了这一份认识,他们看天幕就更加亲切了,对天幕说的那些故事(划掉),是明君的事迹听得那是更加起劲了。
未来重要,当下也很重要啊,知道自己现在在哪个朝代的,已经开始默默祈祷像是千古一帝那样的(除了汉武帝,最好是唐太宗),也赐给他们一个。
……
对于这个发展,虞美人是喜闻乐见的,并不关心自己又创飞了多少人。
天知道,自从天幕出现后,自己这套连拉带踩的话术已经十分熟练。
反正她也不怕,这要是跟那些被她说的人在同一个时代,她还需要担心担心生命安全,现在,呵,都不是一个时空的,她怕个屁,冲了。
见好就收,虞美人说一句也就不浪了。
[我们刚才说到哪儿了说完二凤对人才的看重了是吧。
李世民对制度的完善也很重视。
所以说我们对二凤的印象,不是他做了多少改革,做出了多少开天辟地的举动。
而是,他真的很擅长把好的政策,放在正确的位置上,组合起来,带来1+1>2的效果。
李世民在位期间,在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
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
此外,就是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三省六部制处于隋朝,府兵制出自西魏,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均田制出自北魏,租庸调制原本在隋朝,科举制也是隋朝出来的。
但还是那句话,谁发明的虽然很重要,但谁重视并发展也非常重要。
而当李世民用自己那双发现人才的眼睛去发现这种政策的时候,他就成功开挂了。
你也别说其他人不也这么使,没什么创新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这种话。
前面那句我就问你个极端的,朱元璋在继承元朝的海禁政策的时候,真的没发现什么不对劲吗。
后面那个我再说句极端的,宋朝那个但凡继承点前朝的经验,何至于成为软骨头,遗臭万年呐。
你看,有的时候继承不一定好,不继承也不一定能好,一些政策就是放在那里的,有一个能正确发现并应用的领导者,那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儿啊。
用二凤自己的话说就是,“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征)逝,一鉴亡矣。”
虽然魏征死后你推了他的碑,但这话还是很对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印象很深的,都是“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但谁能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