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面对自己从王侯到太子,从太子到皇帝,从一路的探索到高歌猛进,一直到后面巫蛊之祸结束,他的心里除了对外的罪己诏,还想说什么呢。
唐太宗在面对自己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完成贞观之治,却一直在经历不断失去的人生的时候,又是一个怎样的心情呢。
在面对灭东突厥,灭四围国家,成为“天可汗”,看见自己与隋炀帝都是王朝二代,自己却把一个国家带向强盛的时候,又是什么态度呢。
有人幻想,他应该会为玄武门之变愧疚难过,又有人觉得,二凤成为皇帝应该并不快乐。
我当然也有猜测啦,不过……
我这不是看到了二凤他自己现身说法了。
所以,在天幕结束之前,在说完他人对二凤的评价之后,我不得把他自己真正的想法拿出来说说。
有三段话,第一个,是有关于他从起势到成为皇帝这段时间的自我剖析。
“吾……年十八举义兵,二十四平天下,未三十即大位,自谓三王以来,拨乱之主莫吾若,故负而矜之,轻天下士……秦始皇划除六国,隋炀帝有四海之富,卒以骄败,吾何得不戒邪?翻译成白话文
我在十八岁时起兵起义,二十四岁时平定天下,未满三十岁便登上了皇位。
他的获奖感言,翻译过来就是影帝(划掉),皇帝是我的,却绝不是我的终点,这条刚刚启航的道路上,我要以前辈为界,谨慎面对每一个挑战。
没错,二凤就这个意思。
第二句,“隋末分离,群凶竞逐,我提三尺剑,数年之间,正一四海,是朕武功所定也;突厥强梁,世为纷更,今乃袭我衣冠、为我臣吏,殊方异类,辐辏鸿胪,是朕文教所来也;突厥破灭,君臣为俘,安养之情,同于赤子,是朕仁爱之道也;林邑贡能言鸟、新罗献女乐,悯其离本,皆令反国,是朕敦本也。酧功录效,必依赏格;惩恶罚罪,必据刑书。割亲爱、舍嫌隙,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非朕专自矜伐,欲明圣人之教不徒然也。”
在隋朝末年,国家分裂,群雄逐鹿。我手持三尺宝剑,在短短几年内,统一了四海之内,这是我凭借武力取得的成果。突厥曾强大且多变,如今却效仿我们的服饰,成为我的臣子。各地的异族聚集在我这里,这是因为我推广的文化和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当突厥灭亡时,他们的君臣成了俘虏,我对待他们如同对待婴儿一般,充满关爱,这体现了我仁爱的原则。
我想说,这体现的难道不是你强大的武力吗?他们能被你如同婴儿一样对待,是他们想的吗。是他们不这样不行啊。
但二凤说的也不能说是错,我二凤就这么有爱怎么了。
咳,继续,后面是说林邑国进贡了能说话的鸟,新罗国献上了女子乐队。我同情他们离开了自己的本源,于是让他们返回自己的国家,这显示了我重视根本的态度。
对于功臣的奖赏,我一定按照赏赐的标准;对于恶行的惩罚,我一定依据刑法的条文。
我舍弃了亲情和恩怨,以弘扬公正无私的原则,这是我崇尚的信条。
我并不是单纯地夸耀自己的功绩,而是想证明圣人的教诲并非空洞无物。
所以就说嘛,我们觉得玄武门之变发生以后,二凤必定是夜不能寐,留下来浓重的心理阴影,面对父亲,面对死去的哥哥弟弟,必定觉得十分亏欠,郁结于心。
但我只能说,这全都是我们脑补过度了,毕竟二凤的真实态度也是相当明确的,杀了兄长的心理阴影?不存在的。我还要拿走他的有才之士,玩当面ntr。
你说郁结于心,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李世民说了,他做得事情是“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说人话就是“弘扬公正无私的原则”,是李世民的信条,他只是按照这个行事而已。
二凤很多时候是温和、爱哭,对亲人包容,但他又不是圣父,对所有人都如此。
最后一句是,“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嫉妒)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
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我给你们翻译一下,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从我登基以来,我把所有人都当我儿子,就我一个人是爹,孩子优秀就提拔。孩子有才就重用,孩子贤能就尊敬。孩子不行也不生气,对孩子,要鼓励教育,温和教育。
而且我还跟其他爹不一样,我是把所有人都当儿子的,别的爹只看中自己的亲儿子——中华。
我连二儿子(叫养子也行)都爱护了,让他们一同在他这个好大爹手下共同发展。
所以,我成为了优秀的男妈妈(划掉),成为了优秀的皇帝。
没错,二凤就是这么说的。
三句话整合一下,二凤的真实想法也十分明确了:
十八岁反隋,帅呆了!
二十四岁平定天下,酷毙了!
不到三十登基,我简直太棒了!
玄武门之变,尊重本心!
贞观之治,我该得的!
我是你爹,谁有意见?
而二凤还是那种一边为自己的成就跳高高,一边反复提醒自己:冷静,冷静,我知道我很优秀,但我还能更优秀,你现在飘了,以后的夸夸谁来给。然后瞬间冷静下来的天才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