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外销,出口创汇,就别想了,自己人消耗都嫌贵。
一名三十五岁上下,似乎是冼老夫人堂弟家孩子的男子说到兴头上,不由得大倒苦水。
“尤其是最近两年,世界贸易组织协议逐步生效,进口糖源越来越多,不止是甘蔗种植,榨糖,销售渠道,大家都只能赚点辛苦钱,且不干还不行……”
有些政策方面的,不用细说,再就是那边也没什么像样的二产三产,干别的,还真不如糖业舒服。
从这位远方亲戚的嘴里,金尚还听出了一些别的味道。
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总有一些不好为外人道的乱象,这位金尚称作叔叔的男子,似乎说漏了嘴,包括糖业在内,那里很多产业,并不是不赚钱,而是表面没有赚钱。
有些东西,金尚也猜得到一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自然走海路是禁绝不了的嘛,茫茫大海上,情况自然就很复杂了。
不过,这些和金尚也没有多大关系,冼家早些年其实就是靠制糖,种植经济作物的家,实力雄厚的土豪,想要来京城展,于是有了冼桂珍和金时金尚一家,很可惜,冼家人似乎并未在北方站稳脚跟,甚至连南方的根基都不稳,几个兄弟姐妹,也不是很富裕的样子。
当然了,这也是和其他亲戚相比,似乎有点底气不足,但也比一般家庭要好很多了,带过来的贺礼,不算特别珍贵,但也很有诚意。
以后大概也能作为一般亲戚走动,疏远是难以逆转的,几十年没什么往来,不会因为一两次相聚就热络起来。
李萱并不是个十分喜欢社交的人,或许长时间维持僵硬的微笑,脸都快要绷不住了,就连金尚都有点乏了,车轱辘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疲惫也正常。
包了几个厅,基本都坐满了,就连和金时有些来往,老黄家那边的亲戚都来了几个,金尚以前也见过,模样还记得,但名字和身份不怎么对得上了。
总之,都是些场面往来,那边的关系,只能靠老金维持了。
金家父子和老黄家的恩怨,在金时这一代就很浅了,到了金尚身上,已经断得差不多了,要不是黄正廓那边的单线联系,以及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往来,尤其是需要严格保密的“家传金手指”什么的,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多藕断丝连的联系。
至于李萱那边的亲戚,明显要比金尚家里要多,但赶来京城参加订婚仪式的并不是特别多。
选的日子并不是节假日,大家都要工作生活,小孩子还要上学,多半是派几个代表过来。
这次订婚仪式,选的地方是很不错的,但场合并非顶尖奢华,更用不着穿金戴银,满身贵气,搬出一大堆现金摞起来炫富,主要还是以轻松愉快的交流为主。
说起来,李萱那边也有一些和金尚在家里遇到的问题,就是辈分比较低。
由于是长房嫡脉,在家族里占据主导地位,但也有一大堆明明年纪不大,辈分却高得惊人的亲戚存在。
对于喊年纪差不多大,甚至还要年幼一些的孩子为爷爷,姑太,舅爷之类的,好久没有过了,金尚还怪不习惯的。
随着舒缓轻松的音乐如水波流淌,时间慢慢流逝,并不冗长的仪式也没有拖延的意思。
至于什么煽情的感谢父母之类的场面,更是没有的,又不是正式结婚,没那么多尴尬到抠脚的仪式,更没有吵吵嚷嚷的伴郎伴娘,也没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婚闹。
真正重要的事,私底下已经办好了,该说的,也早就谈妥了,给大家看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结婚的日子,如不出意外的话,会在两年后的五月二十八。
部分远道而来的宾客,并不是最近才来的,很多亲戚都是趁着天气比较好的时节过来旅游,顺便见见许久没见的亲人。
能有个机会,把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还挺不容易的。
订婚仪式结束后,客人都送去附近的度假中心,反正已经包场了,这些天可以随便住,免费吃喝,有人接送,京城以及周边畅玩,另有安排也随意。
将李萱的亲戚安顿好后,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忙了一天,还有点累,但还是和李萱抽空和基本没怎么见到的大姑父一家好好联络一下感情。
金时,金兰芝和金兰芸三姐弟自成年后聚少离多,并不是不亲密,而是相隔太远,各有各的事。
至于大姑父,这次公开的名字是刘佳源,金尚不知道是不是本名,依稀记得以前似乎不一样,但也不敢确定,主要是太陌生了。
看着是寡言少语的模样,为人其实还挺健谈的,提及家里的现状,大姑父似乎有些看法,但不怎么明说。
“家人平安就是好事,至于生意嘛,安安稳稳就好,咱们家没有必要用更加宝贵的东西去大财,过了孤注一掷赚钱改善生活的阶段。”
这话说的,似乎有点以长辈身份教训人的意思,但其本意还是很正的,金尚也比较认同,所以没表示反对,漫不经心地点头。
“建厂这种事,有实力,用自己的钱投资办实业也挺好,但……并不是最优选择。”
聊了一会,大姑父刘佳源当着金尚以及几个亲戚的面,说了点自己的看法“能提供大量就业,产出丰厚的大厂,并不仅仅是一座建设基地,赚钱的平台,它还有更多的利用价值。如果……产出是稀缺资源,能填补某些空白,解决特定的棘手问题,那就更好了,就像是……”
有些词穷的大姑父话语卡了一下,金尚灵机一动,若有所悟。
“投桃报李,借花献佛?”
“差不多吧,但不完全准确!”
顿了顿后,刘佳源十分平静地回应道,
“具体说不清,我就说个自己见过的,某个县一个很有生意头脑的商人,靠能说会道,纵横捭阖,建立了一条覆盖面颇大的纺织业供应链,几年后赚了不少钱。后来,触碰到行业天花板,就必须往上下游产业链或者横向布局,想要更进一步,投资建厂,立下根基是大势所趋……”
后面的故事,大姑父说得很认真,很详细,金尚静静听着。
后来生的事,并不是很复杂,哪怕是并不富裕的偏远县城,想要投资建一家大型工厂,从拿地,三通一平,货物原材料,产品销售,员工招募,财税优惠倾斜等等,千头万绪,十分复杂。
数千人的大型工厂,完全落地投产,几个亿是要的。
这么多钱,老板多年辛苦也没赚那么多,势必要去贷款甚至借钱。